近年來,玉泉區以黨建為引領不斷強化基層治理,依托“泉民行動”融合黨建社會服務專業委員會,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著力提升黨建服務能力,將紅色力量融入為老為小服務的各個方面,源源不斷為群眾造福、給群眾溫暖。
黨建+為老服務,改善民生福祉暖人心。為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社會服務專業委員會聚焦老年人就餐難、照料難等問題,不斷提升養老服務品質。鄂爾多斯路街道康居社區共有3926戶10055人,其中老年人、低保戶及殘疾人占據三分之一,社區300平方米為老餐廳的建立,為轄區老年人特別是孤寡、空巢、留守、失獨等老人群體吃飯提供便利。截至目前,玉泉區已建成菩提塔西社區、觀音廟社區、建華北社區、西三里營社區等7個為老服務餐廳。社會服務專業委員會在大南街街道友誼社區建成300平方米老年人康復中心,為20多位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務,為600多名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在興隆巷街道清泉街社區,為100多戶空巢老人免費安裝了“電子保姆”為老呼叫系統,滿足了社區老年人的家政、醫療、繳費等需求,增強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
黨建+為小服務,織密關愛兒童保護網。為不斷強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社會服務專業委員會著力落實好特殊困難兒童保障政策,全面做好特殊困難兒童的摸底排查工作,把孤兒、棄兒、散居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特殊群體保障政策精準落實到位,做到應保盡保。開通6條心理援助熱線電話,面向玉泉區特困人員、困境兒童、留守兒童、孤兒等群體免費開展心理援助熱線服務。同時,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關愛保護,組織針對玉泉區脫貧享受政策戶、五保戶、三無服務對象、孤兒、困境兒童等特殊困難群體開展電話詢問和入戶排查,為其發放個人防疫用品,保障其基本生活和身體健康;召開玉泉區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工作局際聯席會議,推進社區、村兒童之家建設,持續開展“合力監護、相伴成長”專項行動,加強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等基層兒童骨干力量的示范性培訓,不斷織牢織密關愛保護網絡,增強兒童關愛服務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用紅色力量服務群眾、溫暖群眾的品質。
轉自:呼和浩特日報